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

智在四方:地球家書 -方保僑 (刋於 2011年16日 蘋果日報)

智在四方:地球家書 -方保僑 (刋於 2011年16日 蘋果日報) 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template/apple/art_main.php?iss_id=20110416&sec_id=15307&subsec_id=15320&art_id=15171977&cat_id=14558924&coln_id=14558923 親愛的地球人:近來身體欠佳, 2011年 3月 11日那天打了一個「九級」大冷震,接着地動山搖,海嘯蓋天,有幾萬個地球人被奪去了寶貴性命,在此先賠過不是。其實讓你們住在這裏,也想你們可以安居樂業,不過這些天然災害有時我也控制不了。 天災可怕 人禍更恐怖 不過地球人有一句諺語說:「天災雖可怕,人禍更恐怖!」 1986年前蘇聯切爾諾貝爾核子火煱爐大爆炸,弄到我的頭現在還在隱隱作痛。言猶在耳,這 20幾年內仍然有不同國家在建着這種核子火煱爐,包括二次大戰受到核彈轟炸的日本。 這次九級大地震,意外地破壞了在日本福島上的核子火煱爐,核子輻射洩漏到空氣及海洋中,一發不可收拾!這次的福島核子事件,影響非常深遠,污染了日本的地下水源、輻射污水也影響海洋生物與食物鏈,後果堪虞。 其實大自然已給了人類很多天然能量去選擇,包括太陽能、風動能、海水發電、甚至最原始的煤炭發電,也會比核子發電安全千萬倍。但你們偏要選一些難以駕馭的核子元素,例如鈾及地球原本不曾擁有的鉟元素去發電,只會自取滅亡。這些元素又豈是人類可以隨便使用?這次要是你們能逃過這次災劫,請你們好自為之!我不能保證天災不再來,但人禍卻是你們自己可以避免,偏偏有些天生好勇鬥狠的人類,非要把別人置諸死地不可,戰火不曾在地球上停止過;再加上人類的無知,要完全滅亡可能在眨眼之間。 記着,地球上每一寸土地也是我借給你們使用,請不要隨便更改租住用途,更胡亂拋棄垃圾及傾倒廢水,謝謝。你們的大業主地球上 註:文章純粹記錄了筆者的一片夢話,如有雷同,實屬不幸。 方保僑

2010年6月2日 星期三

點解無人搵你寫blog?

之前,我不時給公關同業怎樣善待bloggers,好讓你交功課之餘,也不會「摧殘」blogger生態環境。哈,有點像Nat Geo背景吧!

今次換個角度同bloggers們解釋一下,點解閣人的blog乏人問津?
1) 勤力同專注
這個老生常談,我不同解釋吧! 假設你打算寫blog也是自說自話,不在乎有沒有人看,也可以寫得天花亂墜。不過,難保有一日遇上伯樂,有出書的機會,才發覺你的後花園亂七八糟,為時已晚。對,勤力—我會盡量多產,不過也要有題材吧!

2) 設定blog的名字
人怕生壞命,最怕改壞名。在一日千里的網絡世界,每天也有數百計的blogger,唔係要你平地一聲雷,最少你的blog也要容易被人記得。千萬不要選一組字長過6個位的字母,而同時這組字母對外人無意思。除非,這個只為自己而寫,沒有人會知道你的blog名稱是由你至愛暱稱的短寫。

3) 圖片質素
無人要求你的相片有專業photographer的燈光、景深... 切忌相片太爆。其實只有你睇得舒服,人家也可以接受。另,雖然是業餘,用唉瘋也好,用英里石也好,鬆、郁、矇也會趕客。而我最怕product shot背景是床舖,不論是淨色、碎花、更遑論卡通人物,雖然你唔介意給別人覺得你cute,請顧及觀眾感受。只要準備一張A4白紙可以解決這個背景問題。

4) 無厘頭的起題
沒有看錯,是起題,而不是起錨! 有時人家找你試用產品,可能欣賞你的文筆、presentation,甚至沒有理由,全因你是男生。需知道男生一般而言,很少關注護膚,找試用護膚品確實有點難度,但,我有辦法! 縱然你收到產品試用邀請,心裡有一百個摸不著頭腦的理由;拜託!別宣諸於口(手)! 「查實我都吾知點解要送比我~.~ 不過吾使自已去買甘煩就緊係試下喇」真的辛苦晒!就單單這一筆,只令人家誤會揀錯對象,打攪了你的空間。既然你寫得如此不願,給人家倒米不要緊,別要令人家丟臉!

5) 責任心
唉,好像給人家教仔! 這個做人做事最基本的條件吧! 人家找你寫blog,其實都是配合宣傳。依家社會步伐太快,每個產品life span相對地短,要是你預計短時間內會忙得不可開交,請通知有關公關一聲。切勿抱著「有就有無就無」、「不見則散」的態度。當然,我深信公關同業也有分吋,交稿時間可以商量的。

2010年5月22日 星期六

企業傳訊多面睇

從事PR十多年,不時會諗甚麼類型的公關最難做? 大型群星活動?高尚的social party? 對個人而言,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企業傳訊才是最高難度。企業傳訊顧名思義是一間企業發言人,將企業架構的理念和願景傳達給受眾。這些corporate message一般都好宏,要受眾明白確實不容易。

最近,收到Samsung的新聞稿—「Samsung率先掀動全城足球狂熱
與「車路士足球學校(香港)」共同培育足球新一代」

三星電子與剛於英超聯奪冠之車路士合作,推動香港足球運動,積極培訓本地青少年足球精英。

購買Samsung全新3D LED TV或 LED TV的500名消費者,將有機會於「車路士足球學校(香港)」受訓,當中成績最優秀的10位學員,更可於本年8月,前赴香港「車路士足球學校(英國)」參加深造課程,親身體驗足球狂熱。

為隆重其事,三星電子舉行新聞發布會,公開是次活動的詳情。屆時,除一眾三星電子管理層外,「車路士足球學校(香港)」之技術總監 - 前香港足球先生山度士與及明星足球隊代表包括陳百祥、黃日華、林文龍、洪天明 等亦將到場支持,同時更與三星電子代表於球場上較勁,率先帶領全城投入3D足球狂熱。


(節錄SPRG發放採訪邀請)


看罷,不得不讚! 品牌看準了世界盃熱潮,走入群眾,姑勿論受眾是否明白企業理念,最少已經tune對channel。活動條件,顧客需購買有關品牌LED TV才可參與,這樣一來,應該有助銷售,平衡行銷與公關之間的矛盾。再者,發布會包括了體育名人、娛樂圈人士...如此一來,可以招徠體育版、娛樂版記者朋友。


曾經有段日子follow這個客戶,當時高層倡議甚麼education programme,四出向八間大學商討舉辦inter-university的比賽,吃力也不討好! 現在,樂見有如此改變,定必是跟人事改革有關。



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

贊助? 騎劫?

近期鬧得最熱哄哄的民建聯在商台特約了一個節目—十八仝人齊落區。節目啟播當天一眾傳媒拉隊跟主持四圍走,我覺得屬於曲線宣傳,越要鬧越要聽,不是嗎? 大家中了計吧!

媒體接受各式各樣廣告模式,不是始於今天。大家不是在鬧無線的劇集有多爛,因為他們拍主角需要融資時,大大拍著恆生銀行的招牌。還有,星期一至五晚十時半的一分鐘廣告特輯,一定會令大家轉台。

不用多說大家對商台如此反感,不僅出於民建聯一貫出賣港人利益行徑,再者從民建聯對節目參與,很容易「騎劫」了節目,「騎劫」了媒體,所以任憑黃永說節目編審自主,我也沒法相信。

除了廣告,公關都經常跟各大品牌招手,希望得到贊助支持,金錢、場地、活動禮物,尤其在資源有限的活動,有贊助支持事半功倍。好多時候,一段贊助的關係,明買明賣,表面上平常不過的交易,其實暗藏技巧。舉一個常見例子,儘管你已經註明「排名不分先後」,贊助商總會跟你糾纏,其品牌的logo排名不能放於其competitor之後;儘管它的logo白色空間比人家多,呎吋一定不能比其他的小;這些還算是小兒科,能力範圍以內的,都即管安排一下,只是累了設計的同事要翻手改幾遍。另外,有些機構會要求鳴謝兼介紹其公司業務,我想這個要求過份了一點吧。這是贊助金額有別,要是每個贊助商要求也照顧到,不敢想像活動會否變成廣告節目。

除此之外,有些贊助夥伴很聰明,透過活動貼紙,mic牌,紀念品,甚至活動場地裝置了攤位,盡出奇謀爭取曝光機會。如果主辦單位沒有異議,一次半次還可以的,但長此下去,只會變成另類「騎劫」,說白一點是「喧賓奪主」。相信主辦單位要權衡輕重,顧及受眾的感受,否則贏了贊助,輸了支持者,值得嗎?

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

終極新浪微博王:韓寒

早陣子我在這裡貼過了成龍的微博,正當我以為五十萬粉絲只關注了五個已經是極限之際,今天看見了型男韓寒的微博後,我才知道我的膚淺。



有認証,不會是A貨;對,你沒有看錯,0關注,0微博,廿多萬粉絲!亦即是說,單是韓寒二字,不發一言,連照片也不是本尊,經已能吸引廿三萬粉絲,平均每字十一萬多!如果韓寒是政客的話,不用發表政綱,經已有廿三萬基本盤(長毛郁民陳淑莊:羨慕死吧?);最奇怪的是,新浪認証的說明註明,需要有一條博文才有資格申請認証,究竟韓寒的那一條博文發了在哪呢?這又再次突顯了新浪那種「講一套、做一套」的「大細超」人治政策。

如果說成龍的微博是對社交媒體的嘲弄,那韓寒的微博,應該是將社交媒體一刀兩段:斬去社交,只剩媒體 - 反正我關不關注你們,甚至不用發言,大家都死心塌地跟定了我;相信這算是有中國特式的社交媒體吧。查看原文

2010年4月25日 星期日

愛你變成害你

前文提過,辦event先要定了一個主題;計畫出席人數,再找合適的場地。講開場地,雖然不是今日的主題,我想講一個事實。香港地少,每星期搞event的品牌,數以百計;新場地數目永遠滿足不了,莫講找一個別的competitor用過活動的場地。Event 其他細節: rundown, 表演、嘉賓,不會在此細數,因為每一個總有其unique之處,大前提係錢解決到的便不是問題。而我想說event的最後一環—souvenir。

不知打從哪個時候開始,出席各式event都一定收到souvenir,約定俗成,甚至婚宴也收到。目的想為event留下一個回憶,話題供同行/媒體分享。但,可知道為準備這些小玩兒花上不少心思,而有沒有想過: 收禮的一方可會意會?

相信行家都一定知道,custom-made 紀念品數量一定不能太少,少於500的,沒有太多廠肯接訂單;做模的成本已經在內,不划算。現成的可以嗎? 當然可以,又離不開原子筆、USB memory stick、水杯、汗衫、mouse pad。我知,你們又會嫌普通,更何況客戶? 送過這麼多souvenir,我成功的例子用白茶葉,製成了白茶味道的朱古力。因為品牌以白茶為hero item,而且每粒朱古力印上品牌logo,還在聖誕時候送出,我倒覺得是一份很窩心的禮物。

要想一份「上大人」歡喜,而收禮人也「收到」的premium,談何容易?萬一你的主題是陰陽怪氣、三不像,還要out of the box,10粒星的難度吧! 與其說服「上大人」,倒不如先為收禮人想一想,你想他們收到打開一刻,「嘩然,收到xxx送的,好得意」,還是「扯(廣東白話),都唔知咩黎,比我做咩?」然後放埋一旁;萬一公關找一個不當時間,來一個善意的follow-up,更加會讓你的新聞稿,安心上路,直入廢紙箱,永不超生。

如是說,假如下次你想不到的話,不用太傷神,對媒體而言一粒大容量的USB手指已經是他們工作上最佳拍擋;要是閣下是美容品牌,一套旅行裝的產品,足以換來一句由心而發的thank you。多口講多一句,我指的是一套,而不是一支一款貨裝。當全世界都收到一模一樣的,他們哪裡找來話題? 很多時候,他們花上時間收集產品做feature,有甚麼東西比一打開抽屜便見到你的產品來得及時?

講完premium,順道一提邀請傳媒出席你的活動,為何你覺得活動有多吸引,他們卻沒有興趣? 無論你跟他們關係有多好,出席完活動後,他們想有功課交,普遍而言,他們對新產品比較有興趣。假若,你的活動是三兩日的推廣會,他們回到報館幫你介紹怕成為舊聞;不寫的話,又怕下次見面尷尬。與其這樣,他們寧願放鴿子好了。

以上兩個話題,都有一個共通點—想你對象所需。「上大人」願望固然要照顧,但,你對象得不到所需,只會本末倒置,曲高和寡。

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

Smartphone Expert 上新聞透視

人稱吹水哥的崔家明,對於眼前的smartphone,如數家珍,一定唔係吹水... 去片!

2010年4月17日 星期六

Social Media之儲fans以外的得益

在香港,Social Media的熱潮沒有稍減,君不見眾多公司都爭先恐後的增設Facebook Pages、開Twitter accounts、甚至是新浪微博等等,並以各種方式去吸引大眾或消費族群去follow他們的pages / accounts,有的以小禮物、獎品等回饋;有的以小遊戲去吸引,不一而足。然而,作為SMM (Social Media Marketing)的業內人,我對這現象卻有個問題:究竟客戶們知道SMM除了儲fans之外,還有其他得益嗎?

我在自己「地盤」內問這問題,當然是有我的看法;只是,當客戶們在沉醉「怎樣吸更多fans」、「我應不應該買fans」或「我是同業中最多fans的,我在N個場合已經分享過我的成功經驗,你們膜拜我吧!」之際,究竟有否想過,除了那個fans數字之外,這東西還有甚麼作用?請緊記:Fans數字在轉化成消費數字之前,他們仍只不過是個銀碼以外,auditor和投資者沒有興趣(暫時沒有吧)的數字。

扯了老半天,我想說的其實是六個英文字母:SMO (Social Media Optimization / 社交媒體優化)和SEO (Searching Engine Optimization / 搜尋引擎優化)。SMO和SEO這兩樣東西其實在歐美國家經已非常盛行;在香港,相信業內人士亦早有聽聞甚至參與,只是在Google能找到有關內容的香港網站少之又少(約6000條,vs 全球搜尋的21,000,000+條),而其中英文文章又佔大多數,估計仍然未能普及化吧。

太深的理論及吹牛文章不打算在這裡說了,留給老外們做吧;我在這裡以簡單例子去闡釋一下:

A公司的網站由於沒有做過SEO,所以在Google內的排名跌得很後;同時地,他們開始了Social Media Marketing;透過在Facebook建立公司的page,並開了Twitter account,ride on Facebook在Google的排名,A公司的FB page很快地便進駐了Google較前列的位置;由於在FB page及Twitter中輸入了大量公司網站的連結,增加了網站連結度(Linkability),使相關資料更容易被Google收錄,同時亦為公司網站增加了流量,令公司網站在Google排名飆升;由於亦有使用Twitter作交流的關係,亦促進了A公司在即時搜尋(Real-Time Search)上的出現機會。

當然,在實際操作上並沒這麼簡單:網站SEO上要下苦功之餘,在Social Media上的真實交流更是少不了 - 只貼links和種大量keywords只會被crawler認為你是spam,排名不升反跌。要達到真的SMO及SEO相輔相成,科技與人的配搭才是王道。

也許有人在看畢以上內容後,會想:那麼麻煩,索性給錢Google賣廣告,將網站URL放到最高好了。其實也未嘗不可的,只要你沒有碰上我這類人:在Google search的時候,會刻意避開頁首那些「贊助商連結」的人;而這類人在互聯網上,應該是大多數。在我而言,為公司作SMM的首要目的,應該是因為SMO能幫助SEO,fans數目才是次要。

http://alanfung.hk/?p=572

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

Blogger Engagement唔係咁做... 究竟明唔明?

最近同blogger朋友傾計,大家都離不開講PR跟bloggers的關係。聽完有時都忍不住搖頭嘆息,為何同業如此處理bloggers relationship,雖然我唔自誇係最professional,總不會犯這些錯,以下嘗試列舉幾個情況,看倌們又如何定斷。

1) 以量為先
由去年開始,各式各樣的blogger event開始盛行,由skincare、IT gadgets、冷氣機以至棉條... 雖然有品牌高層未必盡信blogger影響力,但見對手搞blogger event,便照跟,一定不會錯,找些bloggers試用。但,自己除了平時返工,根本不會上網,何來找些bloggers? 當然靠網上媒體。多少個bloggers才好呢? 又當然越多越好... 50、100... 越多人用越多口碑。那麼,大家當這些bloggers的粉絲是傻的嗎? 一下子舖天蓋地有關閣下品牌的blog,儼如一批快閃黨,你猜你們是在吸客,還是趕客?

這些網上媒體又如何為你找來bloggers? 公開招募...,一個半個event,我相信他們有能力審閱有關bloggers的內容,風格...但,一星期內十數個events,你認為真的可以screen過嗎?相信他們跟你一樣,blogger姓甚名誰也弄不楚。

2) 別當bloggers是消耗品
香港跟外國不同,香港的blogger大多數有正職,以工餘時間寫blog,以個人身份作分享。請不要對bloggers 來一招呼之則來,揮之則去。最簡單,你約朋友聚舊也不會一call就到吧。如果他們接受邀請試用你的產品,請給他們一點時間,忌以傳統公關跟進模式,「唔係捽就有」,你想他們有heart幫你試用,還是hea寫?

3) 不要以pageview取人
多人睇的blog,自然瀏覽人次多,pageview多。但,我相信有不少有heart的bloggers可能是新手。為何因為他們的pageview低,漠視他們所寫的內容?還有很多bloggers寫網誌純為興趣,那會擔心page view數字? 為什麼硬要問人家要一堆數字? 難道你一定要知道麥奀記每日銷售量才走去光顧嗎?

4) 長篇大論的guidelines
最後,是最後一項。我再數下去,只會引來更多看不通的同業不滿。Social media好,blogger engagement 也好,不會將你的產品撥亂反正;之前已經講過,要是產品不濟,你應該檢討、改進、或者認命,而不是叫bloggers做你的啦啦隊,一齊叫好! 我知道你要交功課,麻煩也顧一顧觀眾感受。當你請bloggers為你介紹,應該highlight產品功能,不是要他們依照你的guideline寫出來。一樽多功能面霜,若然我有補濕需要,別要迫我介紹去皺,因為我真的試不出來。

最後,記住你在邀請bloggers參與。請留意他們的喜好,才向你的客戶/高層推薦。相信你也不會明知朋友的腸胃不好,硬要陪你吃麻辣火鍋吧!

2010年4月10日 星期六

新浪微博好玩嗎?

繼Facebook、Twitter後,新浪微博(t.sina.com.cn) 是社交媒體的新寵兒。跟大家一樣,我都有湊熱鬧開了帳號(t.sina.com.cn/winyancheung),歡迎大家關注我(即twitter的follow,Facebook的add as friend)。

同好多人一樣,起初我對它有點困惑,面對跟Twitter一模一樣的UI,卻有很多國內式名詞「點擊」、「防打擾」、「模板」...頓時覺得自己像老外,一點中文也看不懂。但,好歹社交傳媒人總不能給它嚇倒,即管玩一玩。

相處一段時間,我愛它即時看上載的圖片,不像Twitter一樣,另外開twitpic的連接。喜歡有機會跟藝人/名人溝通,相信在Facebook大家不會瘋狂地關注某藝人。儘管我總懷疑這些名人借用假手答tweet,同時又question,為何他們會如此公開他們的行蹤? 如周秀娜吃了幾多碗芝士撈丁...當然,當中都有好「摺」的藝人,一星期也不會發超過一個微博。

有愛自然有恨—其實用不上「恨」字,卻是一個怪現象。那些名人總喜歡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,「我將關注人數控制在40人以下」、「第x人會獲得本公主親自關注」... 我想說「謝了!要是獲得你的垂青,我要去酬謝神恩嗎?」對,我的粉絲中沒有名人,因為我已經早過了追星的年紀,加上曾經跟名人交手,他們當中不乏囂張無禮之輩,我抱著只可遠觀的態度。

微博有別於Facebook,Twitter,總喜歡標籤認證—V。最初,V的設定是讓著名的博客推動更多人登記。奈何同時設定「草根」類別,為什麼中國人總要弄出一套階級觀念? 當然名人跟藝人,不論大紅大紫,還是半紅不黑的暗星,這個V隨之而奉上。其他博客呢?管你是新手博客,還是坐數萬pageview的,出盡九牛二虎之力,提交畢生證明文件,差一些要出動太平紳士的endorsement,不知就裡的,還以為申請移民手續。 但,事情總是這樣,跟國內文化一樣,總可以「行後門」的捷徑,靠關係取得這個V。要是這樣,為何當日擺出這個門檻?是汲客,還是趕客呢?

話誰如此,香港人比國內同胞幸福,我們可以透過Facebook、Twitter,隨時隨地分享周遭的事情;對政府謬政,發表自己的意見。而微博的誕生,為兩岸三地博客設了窗口,互相交流。